提供专业气体资源和配套产品
24小时热线电话
13913585912
0512-66166417
服务热线
沼气发电变更为沼气提纯并入城市燃气管网(即生产生物甲烷)的转变,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优势:
1. 能源利用效率更高
发电效率低:沼气发电通常通过内燃机或燃气轮机,能源转化效率仅为35%-45%,大部分能量以废热形式浪费(除非配套热电联产,但热消纳可能受限)。
提纯后直接利用:提纯后的沼气(生物甲烷)热值与天然气相当,直接并入燃气管网供用户使用,终端利用效率可达90%以上(如用于燃气锅炉、灶具等)。
2. 经济性更优
电价补贴依赖性强:沼气发电依赖政府补贴电价,政策变动风险大;而提纯后的生物甲烷可纳入燃气市场,价格更稳定,部分国家还提供碳减排补贴。
高附加值利用:生物甲烷可作为交通燃料(车用CNG)或工业原料,售价可能高于发电收益。
3. 电网消纳与燃气调峰需求
电力消纳问题:沼气发电需并网,在电网容量不足或波动性可再生能源(风电、光伏)占比高的地区,可能面临弃电风险。
燃气调峰优势:燃气管网具备大规模储能能力,生物甲烷可灵活补充用气高峰需求,缓解天然气供应压力。
4. 环保与减碳效益提升
更低碳排放:发电过程中沼气燃烧仍会产生CO₂,而提纯后的生物甲烷可完全替代化石天然气,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更低。
碳捕集与利用(CCU)潜力:提纯过程中分离的CO₂可进一步用于工业或封存,实现负排放。
5. 政策与市场驱动
天然气替代目标:许多国家将生物甲烷纳入可再生能源配额,要求燃气管网掺混一定比例(如欧盟规定2030年生物甲烷占比10%)。
减排核算优势:并入管网的生物甲烷可追溯终端用户,更易获得碳交易收益。
6. 技术成熟度与灵活性
提纯技术成熟:膜分离、PSA(变压吸附)、水洗等沼气提纯工艺已商业化,成本逐年下降。
分布式与集中式结合:小型沼气项目可就近提纯后输入管网,避免发电并网的基础设施投入。
典型案例
欧洲:德国、丹麦等国优先发展生物甲烷,2022年欧盟生物甲烷产量达40亿立方米,90%并入燃气管网。
中国:部分省份试点“沼气制生物天然气”项目,解决农村有机废弃物处理的同时补充城市燃气需求。
挑战与考量
初始投资高:提纯设备成本可能高于发电机组,但长期运营收益更佳。
气体标准要求:需脱硫、脱水、脱碳至管网标准(如甲烷纯度>95%)。
原料稳定性:需保障沼气原料供应连续,否则影响管网供气稳定性。
综上,沼气提纯并入燃气管网在能效、经济和环保层面更具可持续性,尤其适合燃气需求大、减排政策严格的地区。